您好,欢迎浏览访问山东省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官方网站!

行业动态 | 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

改造老旧小区,整合“边角地”“夹心地”,活化历史文化街区……当前,不少地方正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。前不久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《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,拟为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划定底线。

 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,有其自身规律。”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,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。当前,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3%,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。从国际经验和城市发展规律看,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往往面临“城市病”,比如,市政基础设施老化、交通拥堵、城中村人居环境较差、历史建筑数量多改造难度大,等等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,有助于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。

 

城市更新不同于旧城改造,更不等同于主要解决增量需求问题的房地产开发,而是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,推动城市结构优化、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,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,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。在以往的城市更新过程中,一些地方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,出现大拆大建、急功近利的倾向;有些地方随意拆除老建筑、征迁居民、砍伐老树、变相抬高房价、提高生活成本,产生新的城市问题。对此,征求意见稿提出,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、增建和搬迁,原则上老城区更新单元(片区)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%。相关要求有助于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,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。

 

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,城市更新“改什么”“怎么改”,需要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而其中一个共同的原则,就是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,尊重人民群众意愿,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。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,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,增加公共体育活动场地……这些补短板、惠民生的需求,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。摸清城市家底,找准现实问题,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开展城市体检,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。比如,四川成都通过城市体检、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,将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清单化管理,由多部门会商“诊断”。在曾经拥堵不堪的华西医院片区,当地通过修建地下停车场、撤除占道停车位、拆除医院围墙等系列治理举措,使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。

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,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。征求意见稿提出,保留利用既有建筑、保持老城格局尺度、延续城市特色风貌,“建设体现地域特征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城市建筑”。这提醒各地,城市更新要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和区域文化,打造特有的城市内涵。实践中,不少城市下足绣花功夫,对老旧街区、厂区等进行修补式更新。比如,在北京首钢园,炼铁原料区经过改造成为北京冬奥组委驻地,工业风貌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;在重庆山城巷,20位设计师、山城品牌匠人共同参与景观和室内空间改造,让百年老巷成为网红打卡点。这些事例充分说明,精细化的有机更新和微改造,有助于处理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发展的关系。

 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城市是人民的城市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”面向未来,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及时回应群众关切,加快建设宜居、绿色、韧性、智慧、人文城市,就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,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

Copyright © 山东省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   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   鲁ICP备19044659号-1    技术支持:富库网络